上海電影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的專業二考試科目名稱為879中外電視史,主要參考書官網上也有推薦,考察內容偏電視,考試范圍很綜合,有一定的難度。
通過分析近年來上電的題目,上電對專業二的考察主要集中于:電視史、新聞傳播理論以及新媒體與電視的關系這幾個部分。
《電視研究讀本》張斌 蔣寧平主編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既是學校給的參考書,對于電視研究有深刻的見解,有一定的閱讀難度,可以配合其他參考書資料一起使用。
這本書從電視研究的經典論著和論文中精選了29篇學術文獻,按照一定的研究邏輯以“理論與模式”、“路徑與方法”、“制度與政策”、“節目與類型”、“技術與生產”、“受眾與詮釋”、“全球化與電視產業”、“電視(研究)的未來”為編名匯為8編,基本涵蓋了電視研究的相關領域。
《中外廣播電視史》(第2版)郭鎮之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本以廣播電視專業學生為教學對象、以世界和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經驗為教學內容的史論性教材。
全書分“外國廣播電視事業”和“中國廣播電視事業”兩大部分。上篇從廣播電視的科技進步、體制發展及未來趨勢等方面作了宏觀闡述,并以翔實的材料和凝練的筆法對主要國家的廣播電視事業作了深入的梳理貫通。下篇的中國廣播電視事業,則“以時為經,以事為緯”,融史料和論述于一體,對中國本土的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狀況構筑了完備的框架。
新版作了較多的變動:外國篇刪去了拉美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內容,強化了廣播電視體制的論述;中國篇增補了近幾年發生的重大廣播電視事件。
《中國電視文藝發展史》仲呈祥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這本書梳理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視文藝的發展過程和發展模式,并對今后的創作及傳播方式、方向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全書分別從電視音樂、電視綜藝欄目、電視散文、電視曲藝、電視戲曲節目等多角度出發,針對內地現有的電視文藝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在電視文藝理論研究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中國電視批評史》歐陽宏生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梳理中國電視批評史的書籍,具有一定的補缺意義。
全書對中國電視自誕生以來的批評進行了全面概覽,分為萌芽初創時期(1958—1978)、起步發展時期(1979—1985)、拓展建構時期(1986—1992)、理論自覺時期(1993—1999)、多元化發展時期(2000年至今)、港臺電視批評等六個部分,對各個時期的批評形態、特征、文本、代表人物進行了深入分析,脈絡清晰,資料翔實,論證有力,從中既可以獲知半個世紀以來電視學術水平和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探知社會和時代的變遷。
《中國電視劇歷史教程》仲呈祥 陳友軍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中美電視藝術比較》苗棣等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中美電視藝術比較》曲春景著 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譯林出版社2019年出版 (加)馬歇爾·馬克盧漢 何道寬譯
《理解大眾文化》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版 (美)約翰·費斯克
《娛樂至死》 三輝圖書/中信出版社2015年(美)尼爾·波茲曼著 章艷譯
《電視批評理論研究》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版 時統宇作
《中國電視藝術史》 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版 許婧
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僅僅看一本書是不夠的,一定要將幾本書結合起來看才可以,不然的話,可能復習起來的全面性會有偏差,答題的時候自然就缺少相關的知識點。
《中國廣播電視簡史》才思考研考博·上海電影學院教研組編
以上資料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目前《上海電影學院電影學879中外電視史資料》很多同學都已經購買了,我們之前也出過使用說明,下面咱們說一個簡單的復習方法。
這幾本教材不應該單獨使用,而是需要結合起來來看,下面我們按照三輪復習的思路,給同學們說明一下如何復習,放在同一行的為同時看的兩本資料。
中國廣播電視簡史+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先看中國電視史資料,熟悉中國廣播電視發展過程,構建知識體系,資料的知識總結很全面,基本覆蓋考試內容。
通過新聞、傳播、新媒體,與電視史論結合起來,答題能夠有更多的角度來解讀。
題庫匯總:通過題庫匯總,學習答題要求與技巧,平時做題的時候可以參考。
中國廣播電視簡史+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新聞學+傳播學+傳播學理論+新媒體概論:通過廣播電視史論,來看自己的記憶是否準確,是否有遺漏的知識點;
中國廣播電視簡史+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題庫匯總:用這些資料將自己遺忘的知識點補足,在做題時,運用題庫匯總的答題思路。
題庫匯總:第三輪可以直接開始做題,要做到有理有據,讓自己不會忘記答題要放例子;
中國廣播電視簡史+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新聞學+傳播學+傳播學理論+新媒體概論:考前用廣播電視史論再次進行查缺補漏。